因为旱灾,大楚西北到东北,乃至中州发生了很多兵祸。原本逃过旱灾的百姓又深陷在兵祸之中,只能继续往南边逃。
尚秀才
:“二月初的时候,邸报上说,西北
了一场大雪,旱灾算是缓解了,如今被分来的灾民却不是因为旱灾而逃荒的灾民,是兵祸。”
这人不是别人,正是一直想要拜尚秀才为师的顾德兴。
农人最怕的不是天灾,而是兵祸。天灾有时候还能扛过去,可兵祸却是会当场要人命的。
要是福丫、大丫一家遇到兵祸,那可怎生了得?
只要没有逃去东北就没事。
况就是这么个
况,很是有限。
“不过,两位顾家
妹是旱灾时候就离开了西北,想来不会受到兵祸波及。”
说完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事
后,他们就离开尚家村,回了大丰村。
他们如今在江淮的河安府,距离西北有千里之遥,也不知
西北的
况,不知
那闹得大家
离失所的旱灾解了没有,要是没解,那大楚真是要完了。
尚秀才记完这些
况后,说
:“这些消息我会让老骆送到府城给岳父大人,让他老人家帮帮查查灾民的消息,你们安心在家等着,一有消息,我就会告知你们。”
他们离开尚家之后,一人从竹林里蹿
,整了整衣服,来到尚府门前,敲响尚家的门。
尚秀才看着三爷爷跟顾大山的模样,安
:“顾三叔,顾大哥莫要着急。朝廷已经派大军平祸,如今已是胜了几场,中州的兵祸是消了,东北那边也有捷报传来,就是西北难办一些。”
这封信是顾大山十七岁时收到的,那时候顾大丫已经跟着戚盘
跑了将近两年,生了一个儿
,肚
里还怀着一个,不知
是男是女,也就是说,顾大丫一家现在可能是四
之家,也可能更多。
三爷爷三人是
激不尽,三爷爷又问
:“这都快三月了,这些灾民咋还没有安置好?西北的旱灾还没有缓解吗?”
尚秀才打开信一看,上面的字早就已经受
,变得模糊,他花了一刻多钟的功夫,才把这张信纸的
容看完。
三爷爷跟顾大山知
,兵祸不是他们老百姓能抗衡的,只能听天由命。
顾大丫嫁的是明山县槐
镇,大坳
村,听这名字就知
是个穷山沟,嫁的男人姓戚,没有大名,就有个小名叫戚盘
。
三爷爷跟顾大山都吓得不轻:“竟,竟是因为兵祸!”
自家妹
。
朝廷
了严令,不许灾民渡
过江南几府,所以只能他们江淮几府安置灾民,这才又有了新灾民需要安置。
尚秀才
照信上写的,把顾大丫家的
况写
来,又问了一些顾大山关于顾大丫的
况,可顾大山从七岁开始就离家
活,虽然记挂着这个妹妹,但相
的时间并不多,对于顾大丫的事
知
得还没有顾老太多,能说
来的也就是顾大丫的年纪、脾气、长相。
西北是卫国公家的地盘,可景元帝忌惮卫国公,不顾百姓旱灾之苦,趁机灭了卫国公府,夺了卫国公家在西北的兵权,导致很多卫国公旧
反了,想要平息西北兵祸,估计还要一些时日。
三爷爷跟顾大山很害怕,抖着手
:“这可如何是好?”
但这话尚秀才没说,说了不过是让三爷爷跟顾大山担心。